斑驳的楼面,历史悠久的招牌,店铺里的音响传出别具特色的小曲,这是70多岁的李达开从小居住的地方——梅菉街道杂货行。“到骑楼下面去,不要走到正街行,注意太阳。”小时候,他常会听到母亲这样叮嘱,然后他就赶紧跑到骑楼下,在阴凉中玩耍嬉戏。谈起骑楼,李达开和他的好友凌生回忆颇多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骑楼的楼面变得斑驳。

遮荫街承载几代人记忆

“梅菉墟以前也叫遮荫街,商户每天一开门,就会把帐篷伸出来,两边的帐篷搭在一起,就形成了一条阴凉的街道。”李达开介绍,这是梅菉骑楼街的前身。

梅菉街道的骑楼建筑多为一至三层砖木结构的房屋,前店后家,集商住功能于一体。

梅菉街道的骑楼建筑多为一至三层砖木结构的房屋。

凌生是吴川市梅菉电影院的创始人之一,自小也在梅菉街道长大,“那会儿家家户户门前形成了一条通道,每当刮风下雨或烈日当空,人们可在骑楼间避风、避雨、防晒,既美观又实用。”

“我们的梅菉姑姐这么漂亮这么白,除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还有就是因为每天出门都走在骑楼里,不会被晒到。”李达开笑言。

集商住于一体,是“前店后家”的模式。

骑楼街的路面也令凌生印象深刻。“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,‘十字街’的路面都是中间用条砖竖向铺砌,两旁则用条砖横向铺砌,形成一种“拱向”的路面,古朴而别致,干净又整洁。”凌生表示,这样的路面不仅不易积水,而且还防滑、耐磨损,但现在已逐渐被水泥路面所取代。

据悉,梅菉街道骑楼分布甚广,如杂货行、广货行、锡街口、大埠头、豆腐行、敏宁路、新安路、大新街、打铜街、横塘路、义学路、康岐楼等地都有骑楼分布。

还有部分巷道的骑楼保存良好。

一度享“小佛山”美誉

对生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梅菉人而言,“十字街”骑楼是儿时最深刻的记忆。彼时,一条街通南北,一条街横东西,街上商铺林立。

农历月初,太阳还未从东方升起,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涌来趁墟赶集,直至月牙斜挂柳梢,人流仍迟迟不散。这样的情境,是每一个老梅菉人都难以忘怀的。

“梅菉墟二五八,振文墟一四七,山墟三六九。”凌生回忆起各个墟市的赶集时间,语调抑扬顿挫,听着宛如童谣。“梅菉墟二五八”表示梅菉墟趁墟是在农历每月的初二、初五、初八。“还有长岐镇也是一四七。”李达开笑着补充。

吴川梅菉骑楼。

作为吴川曾经的商业中心,“十字街”是梅菉墟最繁华的地方,曾有“小佛山”的美誉。

如今,站在杂货行的街头抬头望去,“李义记”“吴伟雄”等具有时代印记的老牌店铺的招子映入眼帘,不禁让人遥想从前的繁华景象。

“30多年前,‘十字街’的杂货行、广货行、横塘路、敏宁路和新安路,都是当地最繁荣的地方,每天车水马龙、人山人海。”凌生回忆,每当遇到年例、飘色、元宵、大巡游等节庆,街上的巡游队伍走街串巷,群众会跑到骑楼上去看,“那会儿真是万人空巷。遇到舞火龙,人们就赶紧跑到骑楼里,以防被‘火龙’插满香火的尾巴所伤。但又想看火龙,于是就在骑楼下跟着队伍跑,热闹又快活。”

站在杂货行的街头抬头望去,具有时代印记的老牌店铺的招子映入眼帘,不禁让人遥想从前的繁华景象。

期盼重绽时代光彩

随着城区搬迁,昔日人气火爆的梅菉电影院慢慢冷清了下来,“谢源利”老商号也被新华书店所取代。

“各种商超建起来后,来骑楼街的人越来越少。‘谁家骑楼谁家用’,对于骑楼很多人没有形成保护意识,真的非常可惜。”凌生说道。

如今仍有商户在骑楼前设置店铺。

作为极具吴川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和城市景观之一,骑楼街见证了吴川近代历史岁月的变迁。然而,由于年代久远,吴川梅菉街道骑楼街的部分骑楼损毁严重,作为珍贵文化遗产,骑楼亟待保护。

2016年,吴川市人民政府发布《关于吴川梅菉骑楼文化街保护规划实施方案问题的批复》,从骑楼街保护区规划范围、整治原则、规划设计等方面对骑楼实施保护规划,按照骑楼建设时期的连续性、完整性以及建筑质量、艺术价值等标准,紧密结合建筑现状,尽可能地保护骑楼的整体风貌。

作为珍贵文化遗产,骑楼亟待保护。

加强传承与保护,连接现代生活,期待梅菉骑楼街重现往日辉煌,绽放出时代的光彩。

【撰文/摄影】陈玮琪


参考资料